等你来!中关村为创客营造多彩生态圈
2018-04-06 11:51创客小镇为小微企业提供11类61种服务、
768创意产业园内90%以上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设计创意类企业、
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初步形成3大产业集群……
北京中关村的创业生态圈正形成多彩的潮流,吸引越来越多的创客安居乐业,培育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茁壮成长。
在全国各地的一些创新园区趋于千人一面时,北京中关村科学城腹地,不拘一格的创业生态圈正形成多彩的潮流,吸引越来越多的创客安居乐业,培育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茁壮成长。
创客小镇服务多
几年前,北京海淀区在北部地区规划约617公顷集体建设用地作为各镇的产业发展用地,打造创新生态集群和创新空间建设。如今,在温泉镇,一座专为创客打造的小镇已初露锋芒。
建在温泉镇351地块上的中关村创客小镇,将政府公租房与创业创新有机结合,实现了公租房服务群体转变的政策创新,是全国迄今唯一以初创企业创客为配租对象的公租房项目。
这里的创客公寓有零居(开间)、一室一厅和两室一厅三种户型,全部精装修,配齐家具家电,可“拎包入住”。两居室户型在享受50%租金减免后,租金仅为每月1000多元。
以财政补贴的创客居所为核心资源,小镇叠加众创空间、孵化服务、试产试验、社交培训和生活保障设施,为小微企业提供日常办公、投资融资、工商财税、知识产权等科创服务和生活居住、日常餐饮、社交健身等11类61种服务,形成独有的服务生态体系,为初创阶段的创业者节省了不少成本。
作为最早入驻的创业团队之一,北京优尼沃特科技有限公司很快就在这里站稳了脚跟。该公司CEO杨逢麦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他们专门为考研学生打造的“学习账户”已进入“百万计划”推广阶段。自去年10月产品上线至今,用户超过40万人,今年把营业收入的目标定在5000万元。
其实,杨逢麦的创业梦已萌芽多年,是创客小镇这个理想的“温床”让他梦想成真。“小镇提供的外部环境让我们这个项目高效运转起来。”他坦言,小镇降低了创业的生活和时间成本,创客学院让他们这些“90后”创业者迅速成长为企业合格的管理者。
“通过‘众创空间+创客公寓+创业生活+创业服务’的有机整合,满足创业者日常需求,弥补自身短板,形成强有力的创业生态闭环。”创客小镇首席投资官刁建明告诉记者,小镇一期拥有2772套全家电精装创客公寓、2.68万平方米众创空间和2万余平方米配套服务空间,可满足超过600家科创小微企业办公和人员生活需要。
同在中关村旗下,创客小镇与创业大街有何不同?“小镇设立的初衷是想用降低生活和创业成本的方式把最有想法、最有创造力的年轻人留在北京,与创业大街形成互补。”刁建明说,创业大街是窗口,能对接很多资源;创客小镇则保持了与城市的距离,让创业团队24小时在一起,静下心来“练内功”。
过去半年,有近800个团队提交了入驻申请,403个团队成功入驻。他们是否能留下,取决于一年一次的小镇创业大考。
刁建明表示,创客小镇的远景规划总建筑面积将达120万平方米,打造中国最前沿的创新创业社区。
创意园内氛围足
在中关村核心区的众多园区中,老厂区改造成的768创意产业园独树一帜。这个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园区隶属于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是老工业遗址之一。
物业管理、政策咨询、人才招聘、金融服务对接……细看“768”的服务目录,并无跳脱之处。浓郁的大院文化、学院派气息,使这个没有市场部的园区成为一房难求的“香饽饽”。
这座学清路上的创意产业园满足入驻创意企业对个性化空间的要求,园区内部空间谁承租谁负责。高挑开阔的建筑打造出敞亮舒适的办公空间,高大的落叶乔木沿路排开,篮球场、入区企业认养的绿地和门前绿化透着轻松愉悦的气息和浓浓的文化味。
如今,768创意产业园聚集了清华规划院生态所、清华清大文产规划院、中国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研究中心等一批具有产业影响力的公司和高端的专业设计创意人才。
从获得天使轮投资到完成D轮融资,随着企业的成长,其在768创意产业园内租用的办公空间从最初的200平方米扩张至如今上下错落的千余平方米。早就可以拥有独立办公楼的知乎,却舍不得离开“768”这个“家”。
“留住他们的是氛围和文化。” 园区工作人员马进告诉记者,“768”做的是持有型物业经营,从园区设立之初就有针对性的聚集产业。“2009年开始做产业园时,用两三个月时间收集到的意向租户中,有一大批设计企业。这些与周边大学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建筑、景观、工业设计企业成了园区的‘中坚力量’。”
随着“互联网+”兴起,768创意产业园吐故纳新,向涵盖文化内容的科技互联网企业开放,形成了文化科技融合的局面。目前,园区已有入驻企业100多家,其中七成以上发源于周边大学,90%以上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设计创意类企业,产业定位清晰。入驻企业大多过了初创期,步入正轨,形成了产业集聚,带动了区域发展。
产业园区科技兴
花园路2号院,是在原北京电视机厂厂址上改造而成的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由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
2000年前后,传统电视制造业滑坡,北京提出退“二”进“三”,牡丹集团放弃了原有的制造环节,厂区转型发展。2010年,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产业园,之后园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北京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
与绝大多数改造后放弃主业做物业的运营方不同,“牡丹放弃了制造环节,但数字电视的研发和非制造环节不能放弃”。牡丹集团董事长王家彬告诉记者,当年申办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就是为了带动产业相关的高端资源聚集。该实验室4个平台中,数字电视测试技术服务平台由牡丹唱“主角”,提供数字电视国标海内外推广过程中的系统检测和测试技术以及相关的测试手段。
牡丹集团选取潜力企业入区,通过科技孵化把自身研发创新与园区的产业聚集联系在一起。牡丹集团副总裁傅东翔说,目前牡丹已与区内企业共建十几个联合实验室。
如今,园区入驻150多家企业、入孵200多家企业、10余家创业板或主板上市企业、10余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初步形成数字电视科研、数字电视音视频、数字内容和文化创意等数字电视3大产业集群。
“很多科技园运营方做的是科技地产,牡丹要做地产科技。”牡丹集团总经理李德友告诉记者,“我们基于云服务平台运营高科技园区,将运营园区的主体打造成高科技企业”。
园区创新地运用牡丹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应用示范,实现智慧办公+电子商务+社区管理+公共管理+智慧物业+安防管理,形成社区式智慧园区发展模式。“牡丹摸索出的这套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平台输出的模式,带动更多产业园升级。”李德友说。(来源:经济日报)
上一篇:中关村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政策摘编
下一篇:没有了